意外帶了紀念品下山。

不是紀念章、紀念牌,也不是山上的空氣罐頭
是保溫瓶裡失去熱度的山泉水。
達道家的水有個特別的窯燒氣味
嚐起來像尚未加糖調味過的山粉圓
再加上淡淡的火烤焦味餘韻
–
突然莞爾,原來溫暖也可以有味道。
–

自太管處出發時,遠方的薄霧也逐漸向我們靠近
我們在第一個休息處遇見了阿萣。

最難抵擋的,除了太陽,大概就是笑容的魅力了。
阿萣就是那種會令人不由自主跟著他一起微笑的人
明明就是初見,親切得彷彿彼此熟識已久。
–
阿萣說他家在赫赫斯,
最近家裡的櫻花樹開花了
有空的話就去他家喝杯熱茶

我們沿路聊天,前後相伴地走在得卡倫步道上
忽然轟地一聲,伴隨腳下震動
從來未曾聽聞過炸山聲響的都市孩子,還以為是地震
霧散之時,我們抵達山頂的流籠站
往下一瞰,便見亞泥巨池
如煉獄般早已搬空整座山頭
對比遠方的太平洋與海岸山脈
更顯欺世暴行無情蒼白的醜陋。


–








攝/Mao


上午約10點起步,走過得卡倫步道、砂卡礑林道
下午4點前,我們抵達今晚的駐點,達道的家。

雖然沒能見到達道本人,
但從他精心經營的家園就可以看出他對這裡的愛
五顏六色花團錦簇、栽種蔬菜及果樹的後院
甚至還整理出一座可供大家眺望群山的平台
天氣晴朗時,舉目便是深邃雄偉的山壑
偶爾山嵐縹緲,更添遺世桃源與世無爭的仙氣



攝/Sarah



–
失去訊號的山中夜,沒有絲毫跨年夜的煙火氣
Sarah和珮用頭燈就寶特瓶點亮房間一角
還在抱怨阿茂怎麼沒把撲克牌算進打包清單時
窗外傳來靈轉的吉他聲…

兩盞太陽能燈便足以點亮前院的小棚屋
大家圍坐在火爐旁
聽著黃大哥的吉他聲,或唱或和
僅憑記憶作為線索的歌聲斷斷續續,卻不減熱鬧的氣氛
這畫面讓我想到Nicolas Bouvier在<世界之用>裡
和Thierry在巴爾幹半島尋找吉普賽聚落、想記錄吉普賽音樂的故事
–
樂曲及歌聲裡有自由快樂,也藏著對彼此的信任

– 未完待續 –
拜訪日期:2019.12.31
Awesome post! Keep up the great work! 🙂
Great content! Super high-quality! Keep it up! 🙂